比特幣價值介紹,5點特性大公開

比特幣價值

比特幣價值介紹

比特幣提供了一種透過網路進行資金轉移的有效方式,並且受公開透明的去中心化網絡監管,與傳統由央行控制的法定貨幣不同。關於如何評估比特幣價值與價格,眾說分歧,我們以比特幣有進一步的廣泛採用為前提,探討價值與價格會是如何。

比特幣的貨幣價值

傳統貨幣可以存儲價值,並作為計價單位,貶值風險較低。在人類歷史中,商品或貴金屬常被用作付款方式,因為它們被認為具有相對穩定的價值。然而,社會最終並沒有要求個人攜帶黃金或其他早期形式的貨幣,而是選擇了鑄造替代用的貨幣。儘管是替代品,仍是由具備長保存期和幾乎沒有貶值風險的金屬製成,夠資格作為價值儲存單位。

現代,鑄造貨幣通常採用紙幣形式,其內在價值與貴金屬製成的硬幣不一樣,這些類型的紙幣依賴於它們具有“代表性”的事實,這意味著每種紙幣都可以直接兌換成指定數量的商品,現在全球的法定貨幣多為如此。法定貨幣是政府發行的,沒有任何商品的支持,而是基於個人和政府的信用,許多社會已經發現,法定貨幣是最持久的貨幣,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,貨幣貶值或價值損失的可能性最小。

比特幣 VS法定貨幣,5大特性比較

除了是否是價值存儲的問題之外,成功的貨幣還必須滿足稀缺性、可分割性、實用性、可運輸性、耐用性和不可偽造等相關條件。以下將逐一討論比特幣與這些法幣的差別。
 

比特幣價值

一、稀缺性

比特幣於2009年推出時,開發者在協議中訂定代幣的供應上限為2100萬。2020年當前的比特幣供應量約為1800萬,比特幣的產量大約每四年減少一半。

延伸閱讀 : 2020年獎勵減半如何影響BTC價格走勢

比特幣之供應方式與多數法定貨幣不同。通常法定貨幣供應量分為M0,M1,M2和M3。M0是指流通中的貨幣。M1是M0加上活期存款。M2是M1加上儲蓄帳戶和少量定期存款。M3是M2加上大量的定期存款和貨幣市場基金。由於M0和M1流動性高易於在商業中使用,因此可以視為交換媒介之單位,而M2和M3將被視為價值存儲之單位。

作為其貨幣政策的一部分,大多數政府對流通貨幣的供應保持一定的靈活控制,並根據經濟因素進行調整。比特幣不是這種情況,儘管2100萬枚硬幣的限制將至,到時確切會發生什麼很難說,幸運的是,直到2140年左右才計劃開採最後一個比特幣。通常,稀缺性可以推動價值上升。黃金等貴金屬可以看出這一點。
 

二、可分割性

2100萬顆比特幣遠小於世界上多數法定貨幣的流通量。但,比特幣最多可分割至8個小數點,最小單位為0.00000001比特幣(= 1 satoshi)。

與美元以及大多數其他法定貨幣相比,比特幣的可分割程度要大得多。美元可以分為美分或1美元的1/100,而“ Satoshi”則是BTC的1 / 100,000,000。正是這種極端的可分割性使得比特幣的稀缺性可以顯現。如果比特幣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上漲,則只擁有一小部分比特幣的用戶仍然可以參與日常交易。若無可分割行,將難以用於大多數交易。
 

三、可運輸性

藉由交易所,錢包或其他工具,無論交易規模,比特幣都可在幾分鐘之內轉移,而成本卻非常低。傳統金融轉帳可能需要花費幾天的時間,並且有高額中介費。流動性是任何貨幣重要的性質。缺點也是有的,開採大量比特幣、維護區塊鏈和處理交易需要消耗大量電力。
 

四、耐用性

耐用性是傳統法幣實際形式的主要問題。美元鈔票雖然堅固,但仍可能被撕裂、燒毀或無法使用。加密貨幣不會因以上方式遭受這些物理傷害。因此,比特幣具有極大的價值。但這並代表比特幣不會遺失。如果用戶丟失了私鑰(private key),則相應的錢包中的比特幣可能再也無法有效使用。但是,比特幣本身不會被銷毀,並將持續存於區塊鏈上的記錄。
 

五、不可偽造性

由於區塊鏈共識機制,比特幣很難被偽造。傳統電子貨幣偽造的方法是執行所謂的雙重支付(double-spending)。即同一筆電子貨幣被花用兩次以上。不同於具有實體的貨幣如硬幣,電子檔案是可被複製的,透過造假,可以使消費行為並不會從支出者身上移除擁有的財產,也就是憑空多出支付紀錄,或是使收款者憑空收到多重支付的金額,猶如偽鈔般,造成通貨膨脹而導致貨幣貶值,長期將導致使用者失去信任。

雙重支出不太可能出現於比特幣網絡,由於交易資訊是由所有使用者監督,所謂的51%攻擊是必要的,在這種攻擊中,一組礦工要控制著所有網絡功率的一半以上(>50%),進而偽造記錄。但是,對比特幣的這種攻擊將需要大量的精力,金錢和計算能力,從而使這種可能性極不可能。

加密貨幣

其他推薦文章
比特幣是什麼?5分鐘了解比特幣的基礎知識

台灣區塊鏈教育發展協會證照專班  (企業內訓、個人進修、就業輔導、活動邀約等)

CBA亞洲區塊鏈學院

亞洲區系統技術開發商  ( 智慧生產系統、網站建置、智能合約、區塊鏈技術等)

巴克夏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