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OS是什麼?快速了解它的6大特性、運作原理、使用方式
3分鐘了解EOS的6大特性、運作原理、使用方式
by Willian & Jason
2008年,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的誕生,至今許多企業與資訊人員都在極力推廣中,讓該技術更廣泛地應用。
目前多數區塊鏈平台承受著高額費用與有限的計算能力,許多區塊鏈開發者會把費用轉移給使用者承擔。因此,當企業要實測用戶要與區塊鏈互動之應用時,每一步驟都有花費,將降低使用者的偏好程度,儘管有去中心、可追朔的特性,免費且速度快的應用相較仍會吸引更多用戶使用。因此EOS以此為目標誕生了。
簡單來說,EOS開發團隊自己建置了一條鏈,與以太坊類似也是開源平台,能讓參與者在鏈上撰寫智能合約創造應用程式,EOS柚子幣則能在其鏈上做使用,後續文章段落會提及該幣的應用方式。
EOS 起源
EOS可以說是區塊鏈3.0的開端,以為了解決擴容性、交易手需費、商業落地應用打響名號。而EOS的開發團隊也都經驗豐富,其CTO是Daniel Larimer,也稱為BM(Bytemaster,源自於他GitHub上的用戶名),同時也是BitShares和Steem的共同創始人,他的三項區塊鏈產品(包含EOS)皆是世界市值前50的區塊鏈產品。
EOS的目標是實現一個類似操作系統一樣的支撐應用程序的區塊鏈架構。該架構可以提供賬戶,身份認證,數據庫等,最終成為一個塊鏈體系架構,而該區塊鏈每秒可以支持數百萬個交易,同時普通用戶無需支付使用費用。
EOS之ICO歷程
EOS的ICO於2017 年6月26 日開始,持續到2018 年6月1 日。這次的募資將近長達一年,募資達到40億美元,成為歷史上最長、募資金額最高的ICO。
EOS藉由以太坊的智能合約ERC-20發行募資EOS token,募資結束後會將token分配資訊轉變化EOS創始區塊。
起初開始ICO之時,總共分發了10億顆EOS,10%(1億顆)保留給Block.one開方公司,20% (2億顆)於2016年6月26日到2017年7月1日先發放5天,剩餘的70%分為350部分,每23小時發放兩百萬顆於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,其目的在於EOS團隊希望能夠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並購買EOS。
EOS是什麼
如果用一句話說明EOS的話,本作者認為「EOS就是為了與以太坊打對台而出現的」。
在白皮書當中所提出的解決辦法皆針對以太坊的重大缺陷加以改進。
2018年3月16日所發佈的白皮書(EOS.IO Technical White Paper v2),當中提及開發團隊認為區塊鏈的應用與要求,暗示著也EOS希望會達成與改進的項目,分為以下六項。
一、大量用戶
比特幣在硬分岔之後,每秒七筆交易;而太坊則為每秒15筆交易,相比於一般信用卡每秒上萬筆的交易量,現行的區塊鏈難以在金融上有所突破也是為人所詬病的問題之一。
這也意味著EOS可以達成每秒百萬筆交易,藉此來處理社群媒體如臉書、IG;金融支付如VISA、mastercard的數據,而這樣爆炸性的成長讓人們離DeFi更進一步。
二、免費使用
在以太坊上任何一個步驟,不管是讓智能合約上鏈、與智能合約互動都要負相對應的Gas Fee,對於使用者與開方APP的用戶來說非常不方便。
EOS則為用戶提供免費服務,用戶不需要在平台或使用服務而需支付費用。他們認為提供免費的平台才能廣泛地擴大發展空間,而用戶與企業也才更能有效地使用並作出更好盈利策略。
三、輕鬆升級和漏洞修復
EOS 為開發者提供DAPP底層模板,就像是電腦的Windowas、Linux、Mac系統一樣,讓用戶能夠運用自如、升級快速、方便轉移。
而企業需要靈活地通過新功能來增強應用程式,區塊鏈必須能支持軟體和智能合約升級。即使經過嚴格的測試與驗證,軟體依然有可能發生錯誤,但平台要能夠在發生不可避免性的錯誤時及時修復。
四、低延遲
5G正式在台灣啟用後,效率與速度成為各家電信公司比拼的項目,區塊鏈也同樣如此,良好的用戶體驗要能夠快速地給予反饋、降低延遲性。因此EOS要超越非區塊鏈應用的替代品來提高競爭力。
五、連續效能(Sequential Performance)
有些應用程式的命令執行必須有先後順序,無法用並行算法來實現。如交易所、支付的應用,需要足夠的連續效能來處理大量數據。因此需要能夠執行高速連續性能的平台。
六、平行效能(Parallel Performance)
大規模應用程式需要在多個CPU和計算機之間劃分工作負載。
連續與平行效能就像是電池的串並聯,連續效能的先後順序與串連同理,一件事接著一件事無法同時處理,而平行效能則是像並聯,同時工作一樣。
EOS 如何運作
DPOS 權益委託證明(Delegated Proof Of Stake)
DPOS 跟POS、POW共識機制一樣皆是最長鏈勝出,即使是一個好節點也會從原本的鏈切換到最長有效的鏈上,這使得如何保證最長鏈是公正的是最大的問題。
DPOS 最主要是從選取區塊生產者、調度生產者以及生產者的洗牌為主要共識方式,而EOS就是採用這種共識方式,避免POW的競爭與POS權益大的區塊生產者被攻擊,系統造成癱瘓。
選擇區塊產生者(超級節點)
在每一個週期(3秒*21個超級節點 = 63秒)當中,每個帳戶都可以投票來選出超級節點或自己出來選,但超級節點需要有足夠的資本EOS、硬體設備等,嚴格來說不是每個人都辦法成為超級節點。
票數最高的前21名代表就會成為超級節點,而這21個超級節點需要由50%的投票人認為有達成「無關鍵中心化」,表示沒有過強的超級節點,避免節點被攻擊癱瘓系統、過於強大控制整個EOS公鏈。而在這之外排名前100個節點(11-121名),稱為備用節點。
調度區塊產出(監視超級節點)
選出代表後,這21個超個節點會依照固定順序擁有出塊的機會,且需在塊週期中完成區塊(產生一個區塊0.5秒)。
如果其中某個超級節點在輪到自己時,並未出塊或試圖利用手中的權力作惡,將會被跳過,且可能被淘汰,並在下一輪投票產生的新的超高節點取代 ,輪到下一位出塊,直至完成整個出塊周期。每個周期結束後,這些節點都要被「洗牌」一次,也就是重新一次投票,來取代表現不好的超級節點。
確定性生產者洗牌(超級節點排序)
為確保區塊產生時,不會總是忽略某個超級節點,同時避免當擁有相同數量產生者的產生分叉時,要打破平局。所以每完成一個出塊周期後,區塊生產者都會被隨機排序,亦稱之為”洗牌”,也因為沒有競爭問題,並且有著後者的限制,因此可以非常快速的處理交易。
加入拜占庭共識演算法
在EOS中,超級節點出塊時,除了需要簽名以外,還需要其他21個超級節點的簽名,至少有15個簽名,這個區塊就被認為不可逆的,而這個過程可以在1秒內達到。
安全性
在區塊鏈三角悖論,去中心化程度、安全、效能當中,EOS稍微放棄去中心化的制度,給由類似代議民主的方式來運行區塊鏈;相對的EOS也提昇了效能,儘管在實際測試當中僅有5000TPS左右,卻還是目前數一數二快的公有鏈。但加入拜占庭演算法後,理論上如果選出超過3成的惡意超級節點(7/21),就有可能產出錯誤區塊。但比特幣的POW卻只存在51%的女巫攻擊。
EOS 使用方式
如何投票
帳戶需要先透過抵押EOS,才可以進行投票,EOS並不是消失而是暫時抵押,當不想投票也可以贖回資源。投票的權重會依照抵押的EOS來算,
每一顆EOS可以投給30個不同節點,在贖回EOS時會根據投放的數量與幣齡(數量*放置時間)來換算出該帳戶在節點的總占比給予回饋,這意味著有可能當某一個大戶瞬間投放大量EOS,其餘帳戶的分潤就會減少許多。
超級節點與投票的好處
EOS.IO會每年發放5%(50,000,000)EOS,其中的4%放進提案金的帳戶當中,當有開發人員為了整體EOS的利益提案時,可以進對提案進行投票,並在投票通過後給予基金實施提案。
而剩下的1%則為了獎勵超級節點與備用節點,依照一定比例分配,而參與投票並投票給這些節點的帳戶可以獲一定的利潤。
同時為了避免每年持續發方放過多的EOS,官方白皮書設定機制減少5%在市面上流通的數量用來保持其幣值的稀有性。
交易與投資
中本聰當初創造加密貨幣時,就是希望能實現點對點的無現金支付,EOS既然主要是用來投票選出節點又可以分潤,拿來交易便存在交易「價值」,也因為EOS是用法幣購買亦可當作投資的一種。
其他用途
除了上述的用途外,根據持有的EOX站總共的比例,可以用來寬頻、RAM、計算,但不是大戶或超級節點,持有比例不到1%使用這些功能時,使用起來會費時費力許多
EOS 困境
趨近中心化
儘管是以DPOS的共識機制,卻也爆料出寡頭佔據節點市場,離中心化進更一步,也因為EOS的超級節點由幾家大型公司進行主導,相比同樣也是以高TPS著稱的TRON,減少將近40%的節點數量。
開發成本高
高額的建構成本也令開發者十分困擾,儘管在使用工具與相容性十分方便、不用像ETH一樣需要gas fee,但在計算使用資源卻顯得相對昂貴,需要租用CPU、網路也需要購買RAM,而當使用Dapp的用戶增加時,開方者就會需要更多的資源。另外,EOS資源創造了二集市場,RAM的購買價格浮動會阻礙Dapp的開發,如果要開發成為像facebook的規模,沒有個20億美金是難以達成的。
結論
EOS的想法與概念為區塊鏈世界注入一個新的活力,並給予世界另類的共識機制,試圖解決原本難以達成的困境,在這樣的基礎下,對於其視為競爭對手的ETH或多或少也因此加快改善其缺陷,也在近期即將推出ETH2.0。然而,EOS已經掉出世界前十大加密貨幣,而以太坊則穩穩坐第二的位子,幣值還曾經突破400美元,如今EOS想撼動他的地位應是十分困難。儘管如此,擁有大量Dapp數量與快速TPS還是在市場當中佔據優勢,如何解決過於中心化的問題與成本是EOS未來改善的首要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