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

橋水基金創辦人分析,武漢肺炎和美國無限QE後帶來的影響

橋水基金分析

橋水基金創辦人分析,武漢肺炎和美國無限QE後帶來的影響

全球最大避險基金:橋水基金的創辦人Ray Dalio發佈了一份報告《Chapter 1: The Big Picture in a Tiny Nutshell》,深入分析武漢肺炎(COVID-19)和美元體系無限QE將會帶來什麼衝擊,以下本文將用最精簡的文字傳達及解釋這份報告書的精華給讀者。

前言

橋水團隊研究歷史中三個儲備貨幣國家:荷蘭、英國及美國,和其他六個強勢國家:德國、法國、俄國、印度、日本和中國過去500年的帝國史,試圖找出國家更迭的抽期規律。這次研究中的「強國」,不一定是生活水準最好的國家,例如所謂的「精品國家」(boutique countries)像是瑞士和新加坡,財富和生活水準雖然高,但經濟規模不足,所以相關數據不納入。
 

根據橋水團隊的研究,財富、權力的變動震盪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導致,其一共確立了 17 種影響因素,最重要的為「貨幣」和「信貸週期」這兩項,龐大的原型週期(archetypical cycle)控制著所有帝國的興衰,這17種力量將於後續段落解釋。
 

被17種因素排除在外的「學習能力」和「生產力」反而不是導致權力財富結構發生重大轉變的原因,下圖A顯示了去 500 年全球人均產值變化,1800年普遍教育水準提升,讓社會從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,資本家創造並擁有工業產品的生產材料與工具,並與政府共同維護這套牟利系統與制度,從中取得權力與財富。
 

但生產率趨勢線穩定上升的背後,動盪起伏的經濟景況、繁榮、蕭條、革命、戰爭仍舊不斷發生。「學習能力」和「生產力」為全世界的生產力狀況,卻無法造就國家間發生的財富和權力的重大轉移。

橋水基金分析數據
【圖A : 全球人均產值】

國家興衰歷史

下圖 B 為 11 個強國的相對財富和國力,由八個指標計算(後續段落會介紹)的過去 500 年間走勢圖,「粗線」是四個主要掌握儲備貨幣的大國:荷蘭、英國、美國和中國。目前美國著掌握最強權的貨幣,而中國,近期已成長為世界「第二強大國家」。從下圖中簡單解讀其他資訊 :

  • 雖然中國國力19世紀呈下降趨勢,但過往幾個世紀一直處於統治地位(勝於歐洲)
  • 即使荷蘭國家規模小,仍在17世紀成為第一強國
  • 英國在19世紀成為第一強國,與荷蘭模式相同
  • 近代美國崛起,成為世界強權已有150年(巔峰期:戰後),目前中國正在追趕
強國相對國力
【圖B : 強國相對國力】

國力:財富與權力

國力的衡量主要由以下八大指標衡量 :
1.教育 2.競爭力 3.科技 4.經濟產出 5.貿易份額 6.軍事實力 7.金融中心實力 8.儲備貨幣

下圖C顯示八種衡量指標的平均值在強國崛起至衰弱期間是如何變化的,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指標皆呈現圓弧下降,這種國力呈圓弧週期性的擺動稱為「大循環」(the Big Cycle)。「教育水準(藍線)」一直是領先指標,而反應最慢的變動則是「儲備貨幣(黑線)」地位的變化,這是因為高水準的教育會為各領域帶來優勢,包含創造世界通用貨幣。而儲備貨幣地位的變動會發生在週期之後,是因其為基於已成立的趨勢所發出的信號,且貨幣會在此後更持久的流通。

八大指標興衰
【圖C : 八大指標興衰】

大循環階段特徵

根據橋水團隊的研究,廣義將帝國興衰分成三個階段

  • 崛起期 : 獲得競爭者優勢為關鍵
  • 強盛期 : 持續保持國力(失去競爭優勢的要素產生)
  • 衰退期 : 國家各領域的強化機制退化

國家崛起特徵

國家的崛起,普遍根據下列順序成長,循序漸進

一、領導者的實力為成功的基本要素

二、優良的教育,幫韓教授知識和技能

三、品德、文明素養和職業道德

四、有法治社會規範的意識

五、人民能以某種普遍共識為基礎團結一致。

六、良好的資源分配體系

七、執政者擁有開放的全球性思維

八、在全球市場中取得競爭力,讓國家收益遠大於支出

九、達成大規模的收入成長以再投資

十、投資基礎設施、教育體制、研發

十一、提高生產率,代表著財富水準與生產力的同步提升

十二、新科技的研發,獲取商業或軍事價值以增長競爭力

十三、佔據更多全球貿易的份額

十四、以強大的軍事能力保護其貿易路線,並藉此擴張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力

十五、成為主要金融中心吸引和融通來自各地的資本

> 荷蘭帝國強盛期,阿姆斯特丹為金融中心
> 大英帝國強盛期,倫敦為金融中心
> 美國強盛時期,紐約為金融中心
> 中國也正發展著金融中心-上海

十六、強勢的股票、貨幣和信貸市場
   主導貿易含資本流動的國家,其貨幣自然會成為全球交易媒介和資產儲備的首選

> 荷蘭帝國強盛期,荷蘭盾為全球儲備貨幣
> 大英帝國強盛期,全球儲備貨幣變英鎊
> 美國強盛時期,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

某國貨幣成為儲備貨幣,自然能讓該國獲得更強大借貸和購買力

強盛期的衰退伏筆

1、強盛國薪資水平提高導致勞動力成本高,與技術水平相當的低薪國家相比競爭力下降

2、成長模式被新興競爭者模仿而失去競爭優勢

ex. 英荷競爭時期,英國造船廠工人的雇用成本低於荷蘭,所以英國會選擇聘請荷蘭建築師設計,從而生產出品質相當但成本更低的船隻。複製一定比從頭發明快又便宜,所以新興大國傾向於透過快速複製成長

3、強國富裕的人民,自然會減少工作量,從事更多休閒和生產力較低的活動,尤其富二代

4、成為主流全球儲備貨幣後,強國擁有「過度借貸」的特權。即使大量借貸能在短期內刺激國內的消費能力,長遠來看,卻是削弱該國的經濟市場(穩定度下降)

5、強國家開始向發展中國家借錢,導致財富轉移。

ex. 二戰時期英國向窮困的殖民地大量借貸;荷蘭國力衰弱前也做過同樣的事,直到當債權人不願持有開始拋售荷蘭盾時,其貨幣地位和經濟市場瞬間崩跌

6、強勢國家擴張到一定程度時,經濟體系的維護成本高於收益

7、經濟發展同時擴大了貧富差距,經濟資源分配不均

衰退特徵

1、國家赤字、中央銀行失去刺激經濟的能力,也無法有效控制債務,國家不得不大量印鈔,使貨幣貶值

2、貧富差距擴大、社會價值觀分化、沈重經濟壓力無法有效釋放,導致不同資產階級衝突對立。政治極端主義因此誕生,左派(意圖重新分配財富)和右派(期望財富繼續掌握在資本家)。不論民主還是集權國家都有可能。

ex.1930年代,越來越多左派極端民粹主義者推行共產主義,而右派則推行法西斯主義。民粹主義更傾向於專制、鬥爭,視權力甚過於法律。

3、資產階級擔心財富會被奪走或成為敵對目標時,他們就會試圖將資產轉移到更安全的地方、其他資產類型或貨幣上,將會減少國家的稅收和收入,導致「資產空心化」。為了填補漏洞,政府加大徵稅力度,迫使更多的資產階級出走。

4、過往的強國維持形象的成本大於實質收入時,國家經濟即面臨掏空。同時,其他國家正在崛起,既有大國又不想把手中的利益讓出。強撐著的大國在經濟和軍事上面臨威脅,不斷擴大的軍費開支,導致國內經濟凋敝,惡性循環讓領導人更難徵到稅。

5、其他外部衝擊像是自然災害(瘟疫、乾旱或洪水),將在國家衰落時加速侵蝕。

總結

世界目前正受武漢病毒以及各種環境、政治紛爭衝擊,現代普遍的強國也紛紛出現了上述的衰退特徵,例如美國近期的貨幣寬鬆政策(QE)降息熔斷黃金上揚顯示了人民的恐慌以及國家面臨的困境,未來世界出現重新洗牌的機率不斷在提升當中。

jason金融講師

其他推薦文章
橋水基金深入分析錢、借貸與經濟活動

台灣區塊鏈教育發展協會證照專班  (企業內訓、個人進修、就業輔導、活動邀約等)

CBA亞洲區塊鏈學院

亞洲區系統技術開發商  ( 智慧生產系統、網站建置、智能合約、區塊鏈技術等)

巴克夏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